重生三国,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第136章 无法解释的诡异

  • 背景色
  • 字号
    默认 特大
  • 宽度
    640宽度 800宽度 默认宽度 1028宽度 1440宽度
  • 滚动
    双击开始/暂停滚屏
  • 帮助
  • 背景色 宽度 字号 滚动

第136章 无法解释的诡异

小说:重生三国,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作者:梦随本心
第135章 凑合的天赋← 快捷键 回目录 快捷键→第137章 地理

    李儒现在很愤闷,董卓自从来到长安之后,就彻底变了模样。

    他在长安外建立坞堡,囤积粮草,搜罗美女。天天躲在里头不出来,就算自己想见他,也有些困难。

    这和当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,当初退回长安,绝不是为了偏安一隅,而是积攒力量,伺机而动。

    暂时的退却只是为了更猛的攻击。

    他把玉玺送给刘隅,就是为了挑起诸侯间的争斗,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。

    谁知道刘隅面对人人垂涎的玉玺,竟然表现的毫无兴趣,他主动把玉玺交给袁术,让袁术把玉玺送回长安。在刘隅眼中,镇国之宝,竟然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石头。

    刘隅小小年纪,面对玉玺这种诱惑,都能淡然处之,这让李儒很吃惊。

    他久历战乱,太了解这些诸侯心中的真正想法,别看他们出兵时说的大义凛然,口号喊的震天响。“除贼为国。”“救天子于危难。”“扶大汉之将倾。”

    李儒冷笑,笑各路诸侯满口仁义道德,一肚子男盗女娼。

    说穿了,无非是为了利益,他们想在讨伐中获取名声,进而扩充实力。

    当初如果不是相国占领雒阳城,恐怕此时的天下早已经不姓刘了。

    玉玺给其中他们任何一个人,都会引起争斗,可自己偏偏低估了刘隅的定力。

    虽然玉玺被刘隅轻松化解,可诸侯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,随着相国的退去,他们的矛盾会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袁绍绝不会甘心,一直待在渤海。他一定会向冀州进军。冀州韩馥虽是袁家门生,想必也不会拱手相让,他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争斗。

    袁绍有颜良、文丑助阵,世家大族的支持,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袁绍,可李儒并不担心,两人在争夺中,必然会死伤惨重,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袁术同样雄心勃勃,在虎牢关之战中,通过自己的游说,袁术选择了中立,自己派出的军队,也把他放在攻击范围之外。

    当各路诸侯都在损兵折将之时,袁术不但没有损失力量,相反他还趁机收拢了不少溃兵,实力不降反升。

    如今,他更是收留了孙坚的家眷,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,如果李儒所料不错,他下一步攻击的目标将会是荆州。

    荆州刘表带甲十万,实力雄厚。他虽没有进取之心,可对自己手中的一亩三分地,看得很重。

    袁术若有异动,将会是一场大战。

    两虎相斗,必有一伤,这是李儒预料的结局。当然也有可能两虎相斗,两虎皆伤。

    刘隅虽然占据了洛阳,可洛阳城的情况,李儒最清楚,他撤出洛阳之时,已经把雒阳城,所有的物资焚烧殆尽,怕的就是有人占据这座雄城。

    如今的雒阳城,早已经不是大汉苦心经营二百年的都城,他的贫瘠程度,已经低于天下任何一座城。

    刘隅想在这座废墟之上,发展壮大,没有十几年,无疑是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如果是李儒,他绝不会选择雒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,他会攻取一郡,占据地理,发展壮大。

    这个道理,刘隅不会不懂,他选择雒阳,李儒能想到的唯一理由,就是他身上背负的身份。

    大汉皇叔,这个身份对于刘隅来说,既是助力,也是束缚。

    助力是能让他在弱小时迅速凝聚人心,发展壮大。

    束缚则是他走的每一步,都要符合世俗礼法、大汉规矩。他会像一个罩子一样,牢牢把刘隅罩在中间。随着刘隅发展越来越大,罩子也会越来越紧,最后慢慢破碎。

    整个天下,李儒觉得就这三人能对相国产生威胁,在不久的将来,他们都会经受一场动乱。如果相国在长安励精图治,积蓄力量,有朝一日扫平他们,完全有可能。

    可如今最要命的是,董卓彻底沉沦了,如果说雒阳城是沉沦的开始,长安就是沉沦的终章。

    李儒实在想不通,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在董卓身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这种现象太过诡异,根本就无法解释。如果不是董卓一切如常,李儒甚至都会觉得董卓被人调包了。

    李儒无声而笑,笑容中满是凄凉。

    “文和,若相国如此沉沦,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贾诩没有说话,而是望着窗外出神,

    董卓沉沦,李儒已经不止一次的进行劝诫,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。

    他二人也多次谈论过这个问题,得出的答案都是无解

    当一个人的内心没有力量进行驱动的时候,外部的力量很难让他做出改变。

    如今,他们没有任何办法,只能静静的等待,等待着董卓清醒或者死亡。

    和为了报答董卓知遇之恩的李儒不同,贾诩归顺董卓,更多的是因为和李儒的关系。

    两人才学相当,一见如故,引为知己,贾诩在李儒的推荐下,才来到董卓的麾下。

    董卓出现了这种情况,贾诩并没有多担心,既然你董卓烂泥扶不上墙,那他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进行辅佐。理由很简单,如今这个形势,到哪里不能混口饭吃,为何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。

    “李公,你要早做打算啊。”

    李儒默然,在他的心中,就算董卓如此沉沦,他也没有想要离开,他和董卓一路前行,走到今天,董卓不仅仅是一个主公那样简单,董卓承载着他的梦,他治理天下的梦,如今这个梦碎了,他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吗?

    李儒有答案,就算董卓不是当初意气风发的董钟颖,他还是忠心耿耿的李文优。

    “文和,不必管我,我那也不会去。”

    “李公何必如此固执,以李公的才华,不论去哪里,都会受到重用的。”

    贾诩一直在解释这层关系,董卓虽然对李儒有提携之恩,可更多的是李儒自身的才华,若是他才华不济,就算董卓提携,他也难有作为。

    从另一个观点来论述,以李儒的才华,就算没有遇到董卓,遇到任何诸侯,李儒依旧会如天上星星一般,闪动着耀眼的光芒。

(←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→)

热门推荐

换一换   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