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宽简单的将占城稻的事情,跟李世民说了一遍,李世民在思索,李承乾在思索,连李恪和李泰都在思索。
李宽感觉让此时的大唐君王父子们,感知一下这个世界,其实是很有必要的,别总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。
不一会儿,李世民皱着眉头问李宽,严肃的说道:“宽儿,刚才你们兄弟玩闹,朕不管,但这稻种的事情,你是从何而知的呢?
虽然我们是父子,但朕希望,现在你跟朕说实话,君无戏言。”
李宽感觉眼前的李世民,此刻又从父亲的角色,转换到了帝王了,要知道,这是在说,关于天下百姓的肚子问题啊
大唐有最勤劳的农夫,却守着自己的仅有的土地,在辛苦耕种着,粟米,糜子,小麦,再多的粮食,也满足不了这嗷嗷待哺的大唐百姓啊。
更何况,关中的土地在减少,不断的耕种,让土地贫瘠,均田制在这一刻看出了后劲不足。
因为国家在休养生息,人口在不断增长,勋贵们的赏赐增多,土地兼并的问题,也在悄然出现。
士族勋贵去兼并地主的土地,地主在兼并农夫的土地,农夫沦为佃户,为了能减轻税收压力,甘愿将土地挂在勋贵士族地主们的名下,这不是变相的从封建制度,倒退到了奴隶制度了吗?
大唐的税收来自农夫,也就是自耕农,农夫都没了,那国家财政,怎么去运转呢?
更何况,百姓就是单纯的想,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已,这点在后世看来小小的要求,在此时的大唐,就是一种奢侈。
为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,为了战争储备,李世民下令各地设立义仓,但这节流的方式,也得有开源的方式,作为基础才行啊。
李宽感觉得让这大唐的百姓吃饱,这不是责任,不是义务,是自己内心的仁义,李宽不想这大唐,每逢灾年就要饿殍遍野、甚至易子而食。
李宽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父皇,儿臣在恩师孙真人的那里,看到残破的医书。
里面有记载着,草药的分布的,顺带说到了当地的粮食,但因为是残卷,儿臣了解的也不多。
但儿臣想来,能写到书中的东西,应该不会错的,再说了,让我大唐就近的州县,去弄些稻种来耕种试试看,不就知道了吗?”
李世民听后,呵呵笑道:“宽儿,也就是说,你也没见过那稻种喽?那怎么说这稻种在室韦、靺鞨等地,能种出更好的吃的米来呢?这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吗?”
李宽感觉这李世民的逻辑思维,不是一般的强啊,此刻就连李宽身边的李承乾兄弟三人,也感觉李宽刚才的话有点玄,而且,李宽侧眼看到李承乾的鬓角,都开始流汗了。
李宽感觉自己可能是先前吹得有点猛了,这会儿收不回来了,于是他就咬死不认账的说道:“父皇,儿臣虽然没吃过,但思来那肥沃的土地,种出来的东西,一定会更好吃的。
因为辽东以北,也就是室韦、靺鞨等地,四季温差巨大,水分充足,且少旱少蝗,想来那高产稻种,到了那片土地上去耕种,一定味道更好的。
不如弄些来,在我关中土地上种种看,在河南地也种种看,将来去那辽东以北都种种看,一定会有好吃的米种出来的。”
李宽所提到的河南地,正是今天所谓的河套地区,那正是黄河“几”字弯的地方,有天然的牧场和耕地条件作为基础。
李世民一听,这是避重就轻的回答啊,这总是让把稻种弄来种,看来自己这个儿子,也是没见过那稻米的呀,这一下就选出三块地来种种看,这也是“有枣没枣打三杆子”的做法啊。
他个半大孩子,虽然是王爵,可以胡来,自己是帝王之尊,怎么能信口胡来呢?
这要是说给大臣们听,也没有说服力啊,尤其是那“魏人镜”,这找喷的事,李世民得慎重,自己刚刚在政务上提出“重申明旧”,就是为了少发生错误,不能在这事上栽跟头啊。
李世民眼皮一耷,觉得自己信个孩子的话,不应该,就说道:“哦,那就算我儿是年少狂言吧,以后要慎言。”
李宽一听,刚才还“君无戏言”呢?这会用父亲的角色,原谅我年少无知?不行,得证明自己的清白,而且这事没头没尾的,也不是自己的风格啊。
于是李宽就上前,拉住李世民的袖口,笑着说道:“父皇,那儿臣请求父皇,差遣人员去取些稻种回来,种种看,可以吗?”
李世民瞪着眼睛看着自己眼前的李宽,李承乾在后面小声说道:“二弟,快退下,你怎可拉住父皇的衣袖呢?君臣之仪,怎可乱来啊。”
李宽一听,这是在劝告自己,连李世民身后的常涂,都愣住看着李宽,心想这入宫大半年了,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啊?
这要是细论起来,常宣都得担责任啊,这随行内侍跟这“二愣子”赵王吃瓜落儿啊,不行,有机会得想办法,把常宣弄回来才行。
这王爵犯错,大错找长史,那是开府之后才有的,小错找随行内侍,也是未来的王府总管,就目前看,这李宽要是被责罚,常宣也跑不了干系。
常涂反复的给李宽使眼色,李宽也看到了,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,但李宽今天就要蛮牛一回了。
只见他抓住李世民的衣袖不撒手,又笑道:“父皇,其实那稻种,即便弄回来,在关中也不能算是高产,因为在南方一年两三熟,在北地一定会减产。
但绝对比我关中的粟米、糜子强,天下百姓就等着父皇做决定呢。
今日,儿臣就斗胆要父皇下令,差遣人员取回稻种,如与儿臣刚才所说有异,儿臣请父皇收回儿臣的王爵,贬为庶民,逐出长安,流放大唐以外任何蛮荒之地,终生不得返回。”
说罢,李宽跪下来,抱住了李世民的大腿,这是要玩命的节奏啊。
听说大臣劝谏皇帝的,没听说哪个皇子会这手儿哇,而且,你还打不得、骂不得的,人家孩子就是让你皇帝下个令,取回个稻种而已。
这下子让眼前的所有人,都惊呆了,都以为当初自己要王爵封号,有所误传,现在看来,那是真真的事情啊,这不,现场直播来了。
李世民被李宽这一弄也没了脾气,本想来个威严的帝王加父亲的身份,直接吓唬住这孩子。
其他的皇子都知道,这李世民就是老虎性格啊,结果今天,没发挥出来,也可以说是发挥了,人家李宽不吃你这套。
李宽觉得自己的话没说透,就在那里一边抱大腿,一边嘟囔着说道:“大唐百姓就应该吃饱饭的,吃饱了,才有力气去耕种更多的土地,收更多的粮食,生产更多的东西。
士兵吃饱了,才有力气去作战,打下旷古烁今的疆土,父皇您就应该成为,那强过那秦皇汉武的千古明君。
今日儿臣就要您下令,取稻种,为百姓,为大唐,取稻种。”
李世民这一听,原来这孩子是有目的的,还都是为了我好,为了大唐好,但这帝王决策,怎么能受你个孩子支配呢?
于是李世民也缓和一下心情,说道:“宽儿,你这是干什么啊?为父也没说不取稻种啊!
再说了,你这抱着为父的大腿,这成何体统啊,你不是标榜自己,以后要成为我大唐的绝世战将吗?我大唐,可有抱着皇帝大腿的战将?
这会让敌人笑话的,你快起来,有话跟为父好好说,就算你让朕下令,取那你所说的高产稻种,但也的有计划才行啊?
差遣人员去抢,去偷,还是去买啊?你跟朕说说,怎么取来?说明白了,朕即刻就下令,可好哇?”
这开始商量,就是有门儿,李宽也不那么混不吝了,他起身先是给李世民施礼,再去给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袖,这马屁得拍啊,儿子孝顺老子,天经地义。
李宽先是微笑,之后对李世民恭敬的说道:“父皇,那稻种在那真腊、占城和林邑这三个小国,之所以那么好的土地,能种出高产稻米来,是因为那里日照时间长。
也就是太阳光充足,水源也丰富,但要取那稻种回来,种在我关中土地上,估计就不那么高产了。”
李世民一听,那取回来有什么用啊,现在大唐首先考虑的,不是那稻米有多好吃,是要有个量大管饱才行啊。
这李世民心想,你个孩子真是“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”啊,说了半天,等于没说嘛。
不过李宽之后的话,就让李世民对李宽重新认识了,包括在场的所有人,都感觉那李宽拳头,没有他那心硬啊。
只见那李宽重新走到了那地图前,一边比划一边说道:“父皇,那取稻种就是个借口,我大唐完全可以用宗主国的姿态,来命令他们三国进贡那稻种来长安。
而且,从人性的自私角度来讲,他们肯定不愿意,但畏惧我大唐的兵威,也不得不从。
他们若是进贡,我大唐肯定会参照他们当地的产量来计算,但在我关中试种下去,就一定比他们当地少很多。
那我大唐完全可以‘欺君之罪’,来征伐他们三国,将那好稻种、好土地纳入我大唐。
如若他们万一拒绝进贡,那更加简单,直接可以大唐强盛之军威,以伐不臣,直接将三国纳入我大唐。
如果怕周边小国,说我大唐不仁的话,完全可以让周边小国,都进贡他们当地的各种种子,都放到我关中种种看。
但我大唐司农寺,都一定会记录当地的产量和我关中的产量,做个对比,如果相差太多的话,都可以参照这三国来对待。
都可以‘欺君之罪’征伐,纳入我大唐版图,我大唐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,要那三国稻种和土地。
让我大唐勤劳的农夫,去那里耕种,去教那里懒惰的人们,怎样去更好耕种好的土地和粮食,这也算是我大唐的教化之功啊!
就算将这事,拿到朝堂上去说,将化外蛮夷教化为我大唐的优秀子民,就算是孔孟大儒在世,也会举双手赞成的。
有了好的土地和更多的粮食,就能有更多的税收和人口,就能养得起更优秀的关中男儿,那男儿长大了,就可为最强悍的府兵。
什么突厥、吐蕃、高丽、西域诸国如土鸡瓦狗尔,那颉利可汗与豚犬无异,辽东将重回我大唐怀抱,高丽旧地上的不臣之人,如冢中枯骨一般。
父皇,到那时,您就来个五岳齐封,光是封禅泰山,都不足以彰显您的功绩,到那时,您就重铸我华夏九州之大鼎,将我大唐传个万万世,您觉得儿臣的设想,可好哇?”
李世民感觉自己听着李宽的设想,脑海出现的画面,让他几乎无法呼吸,当李宽最后问到他“可好哇”的时候,他又重回人间了一样。
www.114wxvv.cc。m.114wxvv.cc